姜伯驹院士访问必赢官网

发布人:高级管理员 发布日期:2017-07-04

报告人:姜伯驹院士

题  目:谈谈手性

     ——拓扑学与化学结缘

时  间:2016.11.21 周一 下午4:00-5:30

地  点: 新数学楼209报告厅

简  介:手性是指几何形状的左右不对称,有左旋与右旋之别。1980年代化学家尝试人工合成手性分子的时候,向数学家提出了柔软物体的形状怎么谈手性的问题。拓扑学家在解决化学家的疑惑之后深入思考,揭示了或情理之中或意料之外的一些几何事实,增进了我们对现实三维空间的认识。讲述一段亲历的探索体验。

 

姜伯驹院士简介:

1937年9月生于天津,籍贯浙江苍南。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。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(院士)。1985年当选为第三世 界科学院院士。北京大学教授。曾任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院长、教育部理科数学与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、“973”项目“核心数学中的前沿问题”首席科学 家。

主要从事拓扑学中的不动点理论和低维拓扑学等领域的研究。1960年代在尼尔森数的计算上取得突破,1979年以后运用低维拓扑的理论和方 法研究映射类的最小不动点数,解决了已有50多年历史的尼尔森不动点猜测。其后把尼尔森不动点理论推广到周期点,开辟了应用于动力系统,特别是低维动力系 统的途径。与人合作解答了二维动力学中的辫胁迫问题,为纷乱的周期轨道梳理出一种秩序。

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,2006年获教育部的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,2010年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称号。曾先后获陈省身数学奖、何梁何利科技奖、华罗庚数学奖。